人才培养

质量管理专家(原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处长)司永贵做客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家讲坛


4月17日,质量管理专家(原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处长)司永贵做客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家讲坛,围绕“智能化时代的人生质量哲学”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霍冠英教授主持。

司永贵处长以质量概念的范式突破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从工业革命时期的质量检验,到TQM全面质量管理,再到数字化时代质量4.0的百年演进历程。通过戴明环(PDCA)在个人发展中的创新应用、六西格玛方法论与学习效能提升的类比分析,生动阐释了质量既是技术指标,更是价值尺度的核心命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创新性提出人生质量三维模型:以数据驱动的自我认知为经,以持续改进的目标管理为纬,以社会责任的价值创造为高度,构建起立体化的个人成长坐标系。

在组织智慧向人生哲学的转化层面,司处长强调:质量管理的本质是关系管理——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时代的关系。通过丰田“安灯系统”与个人反思机制的类比,详解了即时反馈对成长的重要性;援引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论证了战略一致性原则在人生规划中的实践路径。现场展示的“质量成熟度个人评估矩阵”,更让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互动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围绕“敏捷开发与职业适应力”“质量工具在考研规划中的运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霍冠英副院长在总结时指出:“这场讲座实现了三重突破——打破专业壁垒的认知突破、超越工具理性的思维突破、贯通组织与个人的价值突破,为我们的育人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这场融合管理科学与人文哲思的专题讲座,通过百年质量发展史的解构与重构,不仅启发了学院师生,也为推动产学研合作、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了创新动能。

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家讲坛是学院庆祝建校11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实现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推进建设的“纽带性”平台,也是学院加快推进科学研究内涵建设、质量建设和特色建设的“支柱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