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胡居荣教授应邀主讲学院庆祝建校11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第五讲


2025年3月26日,学院庆祝建校11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第五讲在学院409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学院胡居荣教授,以“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发展——技术演进、应用与未来趋势”为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前沿技术与学术思想碰撞的盛宴。

胡居荣教授从雷达的基本概念入手,系统回顾了雷达技术从诞生至今的百年发展历程。她重点梳理了二战时期雷达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冷战期间相控阵雷达与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崛起,以及我国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跨越式发展历程。胡教授特别提到,我国近年来在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量子雷达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彰显了国家在高端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技术演进部分,胡教授深入剖析了脉冲多普勒雷达、脉冲压缩雷达、数字阵列雷达(DAR)等核心技术的原理与优势。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在军事侦察、灾害监测、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分享了超宽带雷达(UWBR)在穿墙探测、地下目标成像等新兴场景中的潜力。

面向未来,胡教授指出,雷达技术将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数字阵列雷达(DAR)的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空间分集能力,以及天基-空基-地基一体化探测体系,将成为突破传统探测瓶颈的关键。同时,雷达与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推动目标识别、信号处理等环节的革新,为智慧城市、空天防御等领域提供更强支撑。

讲座现场座气氛热烈,互动环节学生踊跃提问。胡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鼓励青年学子立足国家需求,深耕核心技术攻关。

本次讲座是学院庆祝建校11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学院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也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