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2024年12月31日,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志杰院士,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徐颖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明华教授,海军研究院张晋武研究员、海军工程大学吴玲教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尹奎英研究员、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张海波研究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匡华星(王犇代)研究员、山东大学徐天河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张兆田主任、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皋德雄、河海大学刘小峰教授等委员出席了会议。
河海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彬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韩光洁教授、副院长霍冠英教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和部分科研骨干等参加了会议。
李彬权副处长代表学校致辞,对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院士和专家表示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作为依托单位,高度重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集聚人才资源力量,推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学术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委员陈志杰院士主持。会上,实验室主任毛亿教授从实验室年度运行总体情况、2024年度增量成效、2024年度经费使用报告、2025年度工作计划等方面对实验室的年度工作进行了汇报。副主任张婷婷进行了2024年度开放课题立项情况和2025年度开放课题指南汇报。
委员们充分肯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并围绕实验室的未来的发展定位、建设规划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建议。认为实验室未来应注重原创特色成果的积累,突出一个标志性的建设,在学术研究与合作交流方面应坚持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将研究成果落实到市场,做到全国引领,未来也可依据国家战略需求,开辟更多新的发展方向。
陈志杰院士充分肯定了实验室的成果,表示实验室发展方向聚焦,特色鲜明,成果突出。同时对实验室下一步的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学术委员会还审议通过了2025年度开放课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