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的意义


    奉献,互助,进步,友爱,是新的时代赋予雷锋精神的新的内涵,也是新时代的志愿服务精神。新时代志愿服务对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来说,都不可或缺。
    1938 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是奉献精神。
    传承至今,太多的青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鼓舞下,奋不顾身地投身到志愿服务的浪潮中,奉献自己。不同于曾经的革命烈士们,如今新时代的青年,奉献的是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才华,建设更加健康的社会。
    如果说,奉献精神是志愿服务的魂魄,那么,互助精神就是志愿服务的经络,链接着一颗颗热忱的心和永远澎湃燃烧的鲜血。凭借“互助”精神,志愿者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而这一精神得以传递,这就是互助精神的意义所在。
    进步精神也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步精神像是志愿服务的血液,永远沸腾,奔流在志愿服务的躯体之中。进步精神推动着己身的进步,更新换代,推陈出新。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让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单方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获得,这使人们甘心付出,社会和谐得以实现。
    志愿服务精神更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跨地区跨国界志愿服务组织为这个社会增添一抹温暖,空间的跨度无法阻挡志愿服务之爱,这是友爱精神。
    新时代的志愿服务精神像是一面战鼓,激励鼓舞着志愿者们勇敢前行,践行志愿服务。又像是一面战旗,引导着志愿者们,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