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百年河海 薪火相承 物联未来 水浚河兴


在河海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为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河海水利精神,713日至716日,来自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的研究生赴长三角寻访河海校友实践团围绕“百年河海,薪火相承,物联未来,水浚河兴”主题,展开长三角产业调研、校友寻访活动。

本次实践立足“长三角”,以物联网产业、水利事业为调研对象,旨在通过调研,研究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进程、水利事业推进工作中,河海校友为其做出的贡献。通过寻访校友,采编他们的精彩故事,传播他们的奋斗精神,听取他们的建议意见,以此为推动校区发展,引导青年学生成长做出贡献,向百年母校献礼。

7月13日,实践团成员到无锡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参观调研,受到了河海校友——水文科许科长、朱高工的热情接待。

实践团成员首先在河海校友朱高工的带领下参观了监测中心的各个检测室,并在参观结束后与许科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他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太湖流域蓝藻从出现到爆发的过程、污染控制的技术方法与治理成果,同时提出了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更好治理水污染的需求与期望。目前,太湖流域的治理成果显著,已经成为了全国水污染治理的典范。

同时,大家就“水联网”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水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和平台的精细化水管理体系,其通过各种分布式的信息采集、传感设备获取水质、水量等信息,再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数据通信和信息交换,实现对水质的智能识别、模型运算、定量评估、监测预警、控制管理等。随着人与水关系的不断变化,水利工作者对水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再到如今的民生生态水利。众所周知我国是贫水国家,水利、水务、水环境的实时信息对合理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推动建立水行业物联网云平台以实现全国水信息互通势在必行,“安全水”、“放心水”将无需等待。

7月14日,实践团到无锡国家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参观调研,受到了研究院吴金生副院长的热情接待。

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成果展厅,吴金生副院长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物联网产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成果。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军工、智能楼宇、智慧城市、感知安防、感知环保、感知物流、感知公共事业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物联网在助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重要。

参观结束后,吴金生副院长和实践团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物联网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和吴院长探讨了“车联网”、“水联网”、“人像天网”等热点问题。“互联网+”的热潮,正助推着物联网产业实现新的腾飞。

7月15日,实践团一行到达位于无锡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的NTTDATA(中国)有限公司参观交流,受到了公司人力资源部卞部长的热情接待。

卞部长带领实践团一行人参观了集团大楼,同时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公司的业务范围、部门设置等相关信息。日本NTTDATA(NTT数据)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NTT(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集团旗下五大核心集团之一,世界IT服务企业排名前十强。位于无锡的NTT数据集团现设两个开发本部,不仅从事上述业务的开发工作,同时也管理着全国范围内的数家分公司。

参观结束后,在集团会议室,卞部长用生动详实的PPT向实践团一行人详细介绍了NTT数据集团的企业文化、历年招聘情况、人才培养路线等。针对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实践团成员与卞部长分别就学生和企业两个方面,阐述各自观点,交换彼此意见,进行深入探讨。在交流中,卞部长代表企业明确了对应届毕业生的技能要求,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并对河海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高度评价,表示愿意与河海大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吸纳高水平人才,共同培养科技界精英。最后,为夯实合作基础,推动校企合作,河海大学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在NTT数据集团挂牌成立,开启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模式。

7月16日,实践团到华东宜兴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公司办公室尹主任和和河海大学2011届校友王工程师热情接待了实践团成员。

尹主任给实践团成员介绍了电站的整体情况,宜兴抽水蓄能电站于2002年开工建设,历时六年建成,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电站在江苏电网中承担着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旋转备用等任务,为保障江苏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华东地区生产和生活用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尹主任表示,宜兴抽水蓄能电站的建成离不开河海人的奉献,目前,仍有一大批河海学子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河海毕业生到电站工作。

河海大学2011届毕业生,公司王工程师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温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电站的上水库、下水库、地下厂房洞室群、地面开关站等。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就电子控制、通信保障、水下构筑物清洗、检修等问题和王工程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无数学子从河海走出,步入社会。他们秉承着“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河海校训,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科优势,在众多岗位中散发着光和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越来越大的力量。

实践团在走访过程中,拜访了多位河海校友;同时,实践团以电话联络、网络联系等方式,采访了不少河海校友。他们或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踏实苦干,或奔波于创业之途,他们的身上都有河海的烙印。交流中,校友们热情地分享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经验与奋斗故事,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河海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所有河海人的贡献,离不开所有河海校友们的倾情支持,离不开河海校友们对学校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河海大学优秀校友们的励志故事和工作经历,将为河海的年轻学子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他们用榜样力量引导青年学生提升理想抱负,明确时代使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此次实践,来自实践团成员对水利事业的认识又提升一个层次,对“互联网+”创新思维也打开了新的思路,对所学专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必将以更为卓越的表现为河海事业散发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