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两专业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
学院自1998年开始进行了电气信息类专业“3+1” (学生前三年在校内进行系统学习,第四年全年在企业结合生产、工程、科研实践进行学习研究,完成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自2002年起,“3+1”模式在学院得到推广。从2008级开始实现“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所有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集中学习和工程实践。从2010级开始,学院“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学生将全面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以突出 “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工程素质”为目标的立体化培养方案,执行“夯实基础、发展特长、面向工程”的立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行“3+1”、“订单式”、“项目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培养计划,建立“工程科学、科技竞赛、创业就业”立体化实践创新平台,运行“校企所合作、多部门联动、教学管互动”立体化实践创新管理机制,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型人才。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契机,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等手段和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