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合作的“3+1”本科培养模式
江冰 盛惠兴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213022)
摘要:介绍了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实施途径和培养效果,为探索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累宝贵经验,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起推动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多元化培养 3+1模式 科研实践 校企合作
1.引言
实施校企合作的“3+1”本科培养模式是探索研究大众化教育体制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该项目是《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项目(苏教高(1998)29号文件批准C类项目)。
“3+1”本科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本科学生前3年在校内学习,后1年到校外科研实践。提出研究与探索“3+1”模式是大众化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早在96年江苏就率先在全国实施高校扩招,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成为振奋民族教育精神的重大举措。大众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也存在着规模扩招与质量保障的矛盾;学院化培养与社会化选择的矛盾等。随着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压力接踵而来[1],为此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变一元化为多元化模式更具有实际意义。
为了研究和探索“3+1”学制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在98级《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中,根据大学一年的学习情况,采取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拔了34名学生组建了《“3+1”学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试点班》,简称“3+1”班。经过四年的全面探索和实践,获得了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教改班的学生于2002年6月全部毕业,教改项目进入到总结阶段,项目组在全面总结经验,肯定优势,分析不足的基础上,继续在2002级、2003级、2004级、2005级开办了“3+1”教改班,以3+1模式培养,培养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该研究成果2004年度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途径
2.1 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不断强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个性发展和就业出路,探索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道路。尤其是借鉴英国实施三年制本科教学计划的成功经验,制定”3+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献身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跟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直接参与科技竞争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3+1年的学习和专门训练,为学生毕业求职求学创造良好条件和机会。
部分学生经过工作锻炼,取得创造性成果,成长为新一代有突出贡献的专门人才。
2.2 实施途径
2.2.1改革课程体系,构建“3+1“人才培养平台
以“高起点、快节奏、强基础、重实践、高素质”为指导思想。对“3+
(1)在学制上实施“3+1”,即前3个学年在校进行系统学习,第4学年到校外,实地结合生产、工程、科研实践进行产学研科研实践,完成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2)在课程设置方面,确保总学分与普通计划一致(180学分+10课外素质能力学分),精选课程门类,有目的强化人文素质类教育,如增设“世界文明史、音乐欣赏、领导艺术、英语口语等课程。重视素质能力培养,要求学生通过课外参加:中国语文水平测试、古典名著赏析、汽车驾驶、各类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取得素质能力学分。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按照课程学分及内容不减的原则,优化重组课程体系,并强调实践课程环节的设置,实现课程内容模块化,例如:数字逻辑与EDA、数字信号处理与DSP、电磁场与波;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重组成现代通信技术等。
(3)课程安排上,教改班学生每学期学习任务略多于普通班,体现“高起点、快节奏”特点。
2.2.2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重视计算机及外语能力的训练,计算机类课程占一定的比重,增加“英语口语”课,由外教上课。
(2)采用双语教学,《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通信网》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3)加强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践环节,其中数字系统设计、电子线路设计、通信系统设计要求针对课题制作实物,完成设计-安装调试-写总结报告全过程。 由于教改班人数少,多门专业基础、专业课程是安排在实验室上课(例:新型单片机应用技术、数字逻辑及EDA、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边实验边讲解效果很好。
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外科技制作,教改班许多同学课余时间带课题进入学院创新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技制作和课题研究,动手能力普遍提高。
(4)重视教学内容更新,体现现代新技术,例如:在数字电子技术中增加EDA技术、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增加DSP技术、嵌入式系统、科研专题讲座、信息产业法律法规课程等。
(5)所有教改班的课程,教师均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授课,利用课程网站辅助教学,信息量大,知识的传递和概念的讲述透彻易懂,直观生动,效果显著。
2.2.3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
(1)成立“3+1”学制教改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招生录取工作,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协调计划实施,统筹决策等工作。
(2)分类划分课程群,即自然科学基础类、人文社科类、计算机类、电工电子类、通信及信息类、非电类(跨学科)6个课程门类,确定了课程群负责人,任务明,规范化执行教学过程,收到了良好效果。
(3)校企联合培养,校外科研实践有实效。学生在离校前,系统学习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科研实践目的和任务,学生和校企三方签定联合培养协议书,明确课题,指导教师,考核方式,联系方式等,管理规范有序。
3.实施效果
学生经过一年的实习,我们看到毕业设计课题100%来自工程实际,许多课题均代表着目前较先进的技术研究水平。一年的实习经历拓宽了学生眼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科学研究及实践能力。回校座谈会上同学们感慨万分,稳重中带有成熟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毕业后许多学生均留在了实习单位就业。
校企合作教育,联合育人,科教兴企在该模式上得到体现[2],企业十分认可这种教育模式,在学院主办的产学研合作单位联谊会上,有多家单位领导到会。他们详细介绍了学生在单位实习的情况,肯定了“3+1”模式给企业带来的优势,肯定了教改班试点的成果,同时提出了新的合作建议。目前,学院已经与上海微创软件公司等多家企业签定了长期联合培养协议。
实施”3+
(1)该成果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对“3+1”学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长达6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了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2)提出了“3+1”培养的新方案,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在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走出了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
(3)促进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两门课程获省优秀课程,4个课件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优秀课件,出版教材11本,发表教改论文13篇。
综上,鉴定组一致认为,该成果的研究和探索卓有成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探索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霞 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 2004.12 P32-33
[2] 任淑淳 产学研合作教育快速发展的系统化战略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2005.2 P43-44